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刚[1]
出 处:《医药界》2021年第11期0190-0191,共2页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发病率逐年提高,严重威胁着国民的健康和生命。ST 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是 AMI 中最严重的类型,主要因冠状动脉发生急剧血液供应减少甚至中断,导致相应心肌细胞发生缺血缺氧,具有病情凶险、进展速度快、病死率高的特点 [1]。对心电图 ST 段抬高的 AMI 治疗的关键是尽早、充分、持续地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nfarct-related artery,IRA),恢复梗死区域血供,挽救濒死心肌,减少梗死面积,防止远期左室重构 [2]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改善左室功能。胸痛中心的建立,溶栓疗法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的推广普及,门球时间的缩短,及时开通 IRA,使得患者能及时恢复改善受累心肌血供。再灌注治疗的开展使 AMI 的住院期间病死率由 30% 降至 6.5% 左右。再灌注治疗有三种方法:1、静脉溶栓;2、直接 PCI;3、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CABG 因准备时间长,创伤性大,受到很多的条件制约,在我国开展不多。目前静脉溶栓、直接 PCI 普遍开展。静脉溶栓药物能激活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而溶解冠状动脉内的血栓,具有简单易行,技术及设备要求低的优点,但仍存在许多不足,包括适应人群范围窄、出血并发症多、残余狭窄重、再梗死率高等。近年来采用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3]及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心梗,使梗死相关血管开通率高,为 AMI 的再灌注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无论哪种再灌注治疗,死亡率仍高达 6-7%。
关 键 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再灌注治疗后近期 远期预后 影响因素分析
分 类 号:R542[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