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点刺角度和点刺后处理对婴儿皮肤点刺试验结果的影响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唐瑜 张龙娇 申量[1] 王念蓉[1] 

机构地区:[1]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重庆4000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1年第6期247-249,共3页

摘  要:不同点刺角度及点刺后处理对婴儿食物过敏皮肤点刺试验结果的影响,以期优化点刺试验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取2020年5-6月来我院进行过敏原测试的209例婴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45°-60°角斜划进针方式,对照组采用90°角垂直进针方式,组内随机分为点刺后立即拭干点刺液和未拭干点刺液两种处理方式,对比两组对象的组胺阳性率、组胺风团直径、皮肤出血点、婴儿哭闹程度。结果:两种不同点刺方法及点刺后处理组胺阳性率无差异,儿童哭闹程度无差异,斜划进针方式组胺风团直径更大(P<0.05),出血点更少(P<0.05)。结论:点刺针进针角度和点刺液在皮肤的停留时间对皮肤点刺试验的阳性结果无影响。斜划进针及点刺后立即拭干点刺液能减少出血点、提高阳性判断、儿童和家长的依从性,可在临床推广。

关 键 词:食物过敏 皮肤点刺试验 进针角度 点刺后处理 

分 类 号:R725[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