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钟香君
机构地区:[1]中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83
出 处:《时代人物》2021年第19期30-30,共1页Times Figure
摘 要:纵观历史上中日词汇之间的交流,从中文到日语的单方面输入占了主导地位。然而,近代的中日词汇交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形态。清末时期,海外势力的入侵导致中华大地上的国家政府体系不复完备,无数有识之士为了寻求精神文化上的救国之路,开始了对外学习以求自强。二十世纪初,两万中国留学生远渡日本,待回国后,他们将自己所接触到的新思想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传播开来,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自救热情的扩散和产业体系的演变。随着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日本著作在国内的传播,中日词汇交流渐渐地过渡到一个中文吸收日语词的阶段。朱京伟老师在《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的轨迹——清末报纸中的日语借词》这本著作中,基于实证研究的手段,对1896至1910年间清末报纸中的日语借词进行了一次系统性的梳理。因此,这是一本极具参考价值的著作。
关 键 词:《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的轨迹—清末借词》 书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