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年第8期318-319,共2页
摘 要:目前,我国心脏手术发展飞快,心脏手术数量不断攀升[1],尽管手术技术提高但手术发生严重并发症仍高达20%[2],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由于心脏体外循环手术风险指数较高,任何一项操作失误和药物使用不当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肝素作为抗凝剂常常应用于心脏手术中,而鱼精蛋白作为肝素唯一的逆转剂,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引起中、重度反应死亡者20%,严重毒性反应死亡率高达70%。[3-5]有研究显示[6]鱼精蛋白快速注射时,游离鱼精蛋白可直接作用心肌,诱导心肌释放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心肌收缩,减少心肌血液供应,降低全身血管阻力,加重低血压[7]因此鱼精蛋白的应用剂量也被受关注,但它的用药持续时间、方法及浓度常被忽视。目前国内的研究多是肝素与鱼精蛋白用量大小和用药途径:主动脉给药和中心静脉给药的研究。结合用药方法和用药时间及速度的控制研究较少,因此引发疑问,不同药量比例的鱼精蛋白,结合不同的用药方法、不同的用药时间及速度在临床中能否突出改善体外循环手术患者的出血?使ACT值能一次性较快恢复术前生理值,减少患者用血量,促进康复。在实施心脏手术中,鱼精蛋白作为手术结束前逆转肝素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用量,用法,用药速度及浓度将对手术起到较为重要作用,影响患者转归,影响手术成功率,现就鱼精蛋白的临床应用及观察要点进行论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1.16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