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泽萍[1]
出 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2021年第9期86-87,共2页
基 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地下储气库地质与气藏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编号:2015E-40021)。
摘 要:气顶油藏型储气库在注采气运行过程中油环开始二次溶解天然气,且由于其往复注采过程中的相渗滞后效应,溶解进入油环的天然气参与调峰的比例较小,增加了储气库的垫底气量。为了进一步提高储气库库容及工作气量,从储气库周期强注强采的基本特点出发,研究注采渗流规律,明确剩余油流动的饱和度下限。同时开展相渗滞后数值模拟重点研究剩余油分布区域,并建立了C1/C2皮克斯勒图版优化射孔井段,保障采油效果,最后经过相平衡机理研究量化了原油的采收率,本文通过探索储气库气驱采油排液技术,降低二次溶解垫底气量,提高原油采收率,实现储气库扩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成果对同类型储气库扩容上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 键 词:双6储气库 气驱采油 剩余油 流动界限 富集区 射孔井段 采收率上限
分 类 号:TE972[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