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1年第10期201-202,共2页
摘 要:输血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在临床医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种异体输血在临床输血治疗中一直占据较大比重,但同种异体输血不可避免存在输血不良反应风险,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自体输血作为一种输血方式已有近200年历史,作为临床常规治疗技术是在20世纪80年底艾滋病出现之后。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发达国家中,自体输血占到整个临床输血的40%左右,其中澳大利亚60%择期手术患者自体输血,美国为80%以上,日本则高达80%~90%。随着我国对异体输血风险关注的增加以及局部地区临床用血紧张形势的加剧,自体输血技术越来越受到医患双方的重视,自体输血的内容也在不断延伸和丰富。国家《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版)》规定:医疗机构应当积极开展血液保护相关技术,制定自身输血、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等输血技术管理制度。《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20版)》要求:输血科建立与麻醉科和手术科室有效沟通,积极开展自体输血,严格掌握术中输血适应证,合理、安全输血。国家相关部门对自体输血高度重视并纳入相关考核体系。因此开展血液保护刻不容缓,需要各级医院的高度重视,形式多样的血液保护方式和适当的奖惩措施将促进血液保护工作的稳健发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