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西安710061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1年第11期00026-00029,共4页
摘 要:总结我院收治的蜂蜇伤致老年患者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征,并对其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019年收治的蜂蜇伤老年患者(≥60岁)共计20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51例,AKI的发生率为24.5%,根据急性肾损伤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36)和预后不良组(n=15),总结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对比两组的基本信息及入院后24小时内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急性肾损伤不良预后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肾损伤的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蜂蛰伤后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征主要为:血肌酐增高、尿色变化(肉眼血尿、酱油色尿、茶色尿)、尿量变化(少尿、无尿)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蜇伤次数显著多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蜇伤至就诊时间显著长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乳酸脱氢酶(LDH)、血肌酐(Scr)、肌酸激酶(CK)、白蛋白(Alb)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显示蜂蜇伤处数、血肌酐水平、蜇伤至就诊时间是蜂蜇伤致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白蛋白水平为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结论:蜂蜇伤致老年患者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征主要为血肌酐的增高、尿色尿量的改变;蜂蜇伤次数、血肌酐水平、蜇伤至就诊时间是其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应在临床上给予重点关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