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岩[1]
机构地区:[1]天津大学
出 处:《区域治理》2021年第43期59-61,共3页REGIONAL GOVENANCE
摘 要:人工智能发展强劲,改变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但各类问题也随之而来。在法学领域,人工智能是否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人工智能生成物是否属于著作权中的作品等问题亟待解决,而上述问题的核心,在于人工智能是否具有法律主体资格。因此,为厘清当前学界研究思路,本文整理了关于人工智能是否具有法律主体资格的不同观点,包括主体说、客体说、折中说三类。通过梳理学界观点,为进一步研究人工智能的法律主体资格奠定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