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长华[1] 徐丹[1] 桂明才[1] 廖曼各 刘波[1]
机构地区:[1]达州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四川达州6350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年第1期16-19,共4页
摘 要:研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发病特征、耳石手法复位治疗效果,及治疗后依旧存在BPPV症状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发病率。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300例BPPV患者,均于2017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分析这些患者的发病特征,均行耳石手法复位治疗,根据治疗效果分成2组,将无残余症状的12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有残余症状的17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统计残留症状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经耳石复位治疗后,出现残余症状的发生率为58.67%(176/300),分析这些患者的发病特征进,发现发病月份、伴高血压及伴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复位次数、焦虑症状、血清25(OH)D3浓度、病型、血清半胱氨酸水平等等,均是发生残余症状的主要危险因素;经过对患者血清25(OH)D3浓度水平的检测,管结石患者的上述指标含量低于嵴顶结石症,在12月-2月期间的患者,其血清25(OH)D3浓度浓度比其它月份者要高,P<0.05。结论:耳石手法复位是治疗BPPV患者的有效手段,但治疗后有一定的残余症状的出现,与较多因素有关。
关 键 词:良性 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耳石手法复位 残余症状 危险因素
分 类 号:R764[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3.10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