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于涵
机构地区:[1]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8
出 处:《时代人物》2022年第2期147-149,共3页Times Figure
摘 要: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揭示了劳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指出了劳资冲突出现和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时至今日,对我国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仍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中,劳资矛盾仍然存在且劳资冲突形式较为复杂,但这种冲突并未发展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劳资双方仍然存在合作的可能性。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对分析我国当下的劳资关系提供了思路和启示,我们应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发展理念,进一步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
关 键 词:劳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共享发展理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