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内蒙古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2]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2年第2期5-7,共3页
摘 要:确定腓骨隐匿结节(Fibular Obscure Tubercle, FOT)作为定义前距腓骨韧带(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 ATFL)和跟腓骨韧带(Calcaneofibular ligament CFL)腓骨止点的解剖学标志,通过触诊和/或透视明确FOT是否能被检测到,如果检测不到寻找及其他骨性标志替代。方法:采集12例下足踝部新鲜冰冻标本。通过触诊和透视检测结节的可检性,并在解剖后予以确认。如果存在结节,则测量已识别结节到ATFL和CFL的印记中心的距离以及ATFL和CFL交点的距离,以便精确定位ATFL和CFL的腓骨起源。此外,如果不能检测到结节,则通过测量替代位置和其他重要结构之间的距离从而寻找其他定位ATFL和CFL腓骨止点的替代方法。所有的测量都是由两位研究人员进行的,并对结果进行了平均。结果:90%的标本可见FOT。它位于距ATFL和CFL交汇处平均约3.2 mm处,距ATFL腓骨止点约3.7 mm处,距CFL腓骨止点4.9 mm处。对于不能检测到FOT的标本测量ATFL和CFL交汇点至腓骨尖的距离平均约12.4mm。结论:腓骨隐匿结节可作为ATFL和CFL腓骨止点的骨标志物。对于不能检测到腓骨隐匿结节的标本可通过腓骨尖定位ATFL和CFL腓骨止点,本研究描述了临床相关骨标志的用途,可帮助识别ATFL和CFL的腓骨止点,以促进踝关节稳定手术的更精确实施。
分 类 号:R322[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