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黎凯燕[1]
机构地区:[1]藤县人民医院,广西梧州5433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年第2期158-161,共4页
摘 要:小儿腹泻是儿童常见疾病之一,其病因较为多样化且复杂,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疾病特点可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同时患儿还可伴有发热、腹痛、呕吐等症状,长时间腹泻后,大量脱水可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由于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机体各方面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消化功能机制较弱,作用及消化酶活性较低,神经调节功能较差,此时存在肠道内细菌、病毒感染或呼吸道感染现象的患儿,受到发热及病原体毒素影响时即可引起消化功能紊乱,最终引起腹泻。若临床不及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随着病情不断进展,腹泻症状加重,可导致患儿出现脱水、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等一系列问题,严重时甚至可造成患儿死亡。因此如何通过有效护理措施,改善疾病预后,减轻相关症状,促进患儿机体快速康复,目前已成为临床研究重点之一。文章现针对小儿腹泻病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应用及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有效理论依据,改善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现状。
分 类 号:R248.4[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