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套损井套损机制及处理方法在青海油田的应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罗灵福 

机构地区:[1]青海油田井下作业公司大修大队,青海茫崖816499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2年第2期184-190,共7页

摘  要:青海油田位于喜马拉雅构造运动带之上,成藏环境复杂,构造运动频繁,岩性差异较大,生产过程中套管易受地质运动造成套损,使得油气生产效益下降。套管损坏的主要原因为:地层出砂、完井质量、地质情况与构造运动、生产过程及井下作业等5个主要方面。因柴达木盆地为陆相湖泊沉积,储集层岩性为砂岩,渗透性较好,胶结疏松;故在生产作业过程中易形成“空洞”产生切线应力区作用于套管上造成套损。套管钢级选取需以P110型为主,而普通盆地适用于J55/N80型;可加大抗内压强度,减少套管变形程度。完井质量中最关键因素为固井质量情况,若固井泥浆未达标准与固井水泥凝固时间不达标均会影响完井质量。盆地内断层发育频繁,以盆地内N1-N21油藏为例,油藏内存在4条逆断层,地层倾角较大,且地层以伊利石、蒙脱石及伊蒙混层为主,该类岩层具有较强的吸水性,易在生产过程中引发水敏及砂敏使断层活动或地层滑动造成套损。 盆地内地层水型以CaCl2型为主,弱酸性水质;在注水过程中加快套管腐蚀造成套管壁变薄产生套损;同时如进行注气热采、蒸汽吞吐套管易收到反复冷热交替造成套损。井下作业使用工具时选择不当或大吨位进行解卡作业也是造成套损的原因之一。对于套管损坏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多臂井段测试技术、超声波彩色成像测试技术、电磁探伤测井技术施工过程中的直接反馈等;其中目前主要以电磁探伤测井技术为主具有较高的精准度,也可通过测井解释判断套管壁上存在的孔,缝,洞情况。青海油田对于套损井的治理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类。一是在原套管上对套损点进行套管整形扩径至生产需求,二是利用新的套管进行替换、补贴以恢复通道。常用的修复方法为:液压整形技术、套管爆炸整形技术、膨胀管套管补贴技术、取换套技术�

关 键 词:井下作业 套损井 套损原因 检测方法 治理方法 

分 类 号:TE931.2[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