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春燕
机构地区:[1]广西北海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广西北海5361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年第3期142-144,共3页
摘 要:比对梅毒检验中采用RPR检测与TPPA检测两种不同检测方式应用后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06例梅毒疑似病例进行研究,均接受RPR检测与TPPA检测两种检验,比对梅毒检验结果、分析数据、随访结果。结果:RPR检测真阳性70例(66.03%),假阳性0例(0.00%),真阴性22例(20.75%),假阴性14例(13.20%);敏感度76.08%,准确性79.24%,漏诊率23.91%,阳性预测值100.00%,阴性预测值38.88%,假阴性率23.91%。TPPA检测真阳性84例(79.24%),假阳性0例(0.00%),真阴性22例(20.75%),假阴性0例(0.00%),敏感度100.00%,准确性100.00%,漏诊率0.00%,阳性预测值100.00%,阴性预测值100.00%,假阴性率0.00%。首诊检出TPPA检测出阳性84例(79.24%),RPR检测出阳性70例(66.03%),其中TPPA检测阳性且RPR检测阴性14例(13.20%)检验者经过两次随访检验,分别于2周后3例(2.83%)、4周后8例(7.54%)转阳。结论:梅毒检验中采用RPR检测与TPPA检测两种不同功能检测方式,可以发现TPPA检测阳性检出率高于RPR检测,两者均能够进行梅毒检验分型,RPR检测能够作为梅毒患者转阳或者转阴的重要依据,TPPA检测可以作为诊断的金标准,临床开展中各自有不同的价值,需要联合开展RPR与TPPA检测。
分 类 号:R759.1[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