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机制及中医治疗现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妍[1] 王国杰[2] 

机构地区:[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2年第4期201-203,共3页

摘  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系统性疾病,主要由EBV病毒感染导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血清免疫因子水平与过敏体质呈相关性。本文就中医治疗IM进行了回顾。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系统性疾病,主要由EBV感染引起,其特征是不规则发热、咽峡部炎症、淋巴结和肝脾肿大,以及外周血中的异常淋巴细胞,结合实验室诊断试验近年来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儿童期很常见EBV,全年都有发生,抗生素治疗无效,更昔洛韦治疗有效。临床上,呼吸、消化、循环、血液、神经和泌尿等多种系统损伤容易发生,甚至可能发生肿瘤。由于儿童病变涉及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多样,症状多样,早期易误诊或漏诊,因此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中医 四妙清瘟败毒汤 机制 

分 类 号:R248[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