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闫儒翰
出 处:《时代人物》2022年第21期102-104,共3页Times Figure
摘 要:连坐,即一人犯罪需要根据所处社会关系对与其有关联之人进行处罚的制度。连坐制度作为一种特殊的刑法制度,在中国法律发展的历史上具有其特殊的地位,但连坐制度的类型以及发挥的作用并不是一样的。连坐在先秦时期就已有记载,确立于商鞅变法,成熟于唐代,对后世乃至今日之中国皆有一定的影响。连坐制度因时因地发生改变,《睡虎地云梦秦简》《唐律》《大明律》中所记载的连坐制度皆于当朝统治理念相关。我国现代刑法摒弃了连坐制度,在保障人权方面灵活运用转型“连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连坐制度可推动社会的进步也可造王朝的颠覆,因而适用连坐制度需充分结合当前所处时代与发展阶段进行客观的运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2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