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广西柳州545005 [2]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广西南宁5300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年第3期178-181,共4页
摘 要:中华眼镜蛇是我国常见的毒蛇之一,也是我国高发的致伤蛇种。中华眼镜蛇咬伤后的突出症状为局部不同程度的疼痛和肿胀,被咬伤局部的皮下组织和肌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坏死形成后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外科创面处理甚至截肢处理。改善及减轻咬伤后组织坏死是目前治疗中华眼镜蛇咬伤的一大难题。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眼镜蛇咬伤救治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正确处理患肢和伤口,减轻蛇毒的吸收。但目前针对野外中华眼镜蛇咬伤后的现场处理缺乏非常明确有效的措施。深度烧灼法试图利用高温灼烧迅速破坏毒素,使毒液失去活性,有望在蛇咬伤早期减轻毒液吸收,改善患者预后,而深度烧灼法的现场救治方法和效果国内外未见广泛研究报道。本文针对野外中华眼镜蛇咬伤患者早期患肢和伤口的处理和深度烧灼法的实施的进展进行综合分析,希望能对临床中野外蛇伤的救治提供参考策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3.21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