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2年第5期213-215,共3页
摘 要:自2018年全军开始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军队文职人员,越来越多的社会人才通过这一渠道加入了文职人员的队伍,成为了军中一员。新聘文职人员在给军队带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存在着人员稳定性不足的问题。文职人员高比例的流失,增加了军队的招聘和培养成本,降低了管理和培训质量,对军队建设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影响了文职人员队伍的稳定性。近年来,各级相继出台了一些规章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了文职人员的流失,但在文职人员队伍中依然存在法规政策不够全面、制度机制不够完善、培养使用不够科学等问题,这些问题是导致文职人员流失的重要原因。随着国防和军队深化改革以及军民融合国家发展战略建设的进行,文职人员已经成为军队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保留住人才、避免人才过度流失,进一步加强文职人员队伍的稳定性,促进军队人才队伍优化和全面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对“军队文职人员”、“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等概念进行了解释,然后阐述了现阶段关于文职人员流失的现状,之后,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基础理论为指导,重点对实际工作与预期差距层面、职业认同感层面、身份转换层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从完善考生获取信息渠道、提高文职人员职业认同度、做好做实岗前培训等方面,给出了几点提高文职人员稳定性的建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9.19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