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并消融触发灶在阵发性房颤消融中的价值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邹光新 吴梓嘉 崔恒华 甘榕榕 刘明[1] 

机构地区:[1]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广西玉林5370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年第5期15-17,共3页

基  金:广西玉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编号:201925005)。

摘  要:探讨诱发并消融触发灶对提高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CA)成功率的价值。方法:将80例PAF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配到2个治疗组,分别为:①观察组,接受肺静脉隔离pulmonary vein isolation(PVI)+诱发并消融触发灶;②对照组,接受单纯PVI。术后3、6、9、12个月分别复查心电图、 24 h动态心电图、NT-proBNP及心脏超声。随访期间每月通过电话了解患者症状,若出现心悸情况则随时记录心电图。结果:所有患者均实现肺静脉电隔离,观察组发现触发灶的患者共10例,触发灶分别位于左肺静脉、右肺静脉、上腔静脉、冠状窦口、界脊、左房后壁、卵圆窝等部位,其中非肺静脉触发灶7例,占观察组的17.50%;合并三尖瓣峡部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AFL)有21例,合并二尖瓣峡部AFL的有2例,合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e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的有3例,合并左房前壁AFL的有2例。合并非肺静脉心律失常(Non-pulmonary venous arrhythmias,NPVA)的患者共24例,占观察组的60.00%。随访12个月的复发情况:观察组3例(7.50%),对照组6例( 1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肺静脉触发灶及AFL在PAF患者中很常见,NPVA的消融有可能提高PAF治疗成功率,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关 键 词:阵发性心房颤动 非肺静脉触发灶 心房扑动 射频消融 

分 类 号:R4[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