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2年第6期095-100,共6页
摘 要:探讨寻常痤疮合并马拉色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金叶败毒颗粒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240例寻常痤疮合并马拉色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分布及皮肤检测仪(VISIA)检测评分,总结临床特点。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以金叶败毒颗粒治疗,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40例寻常痤疮合并马拉色菌感染患者中男性129例,占比53.75%,女性111例,占比46.25%;以21~30岁年龄段为发病高峰,占比51.25%;病程以>5年为主,占比47.50%;pillsbury分级中Ⅲ级及Ⅳ级最为多见,分别占比为33.75%级30.00%;所有患者VISIA检测评分中红斑得分(28.36±3.10)分,毛孔得分(26.89±2.83)分,紫质得分(12.06±1.34)分。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0,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63.33%,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19、4.860,P0.05)。治疗4周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更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057,P0.811)。结论 寻常痤疮合并马拉色菌感染患者主要集中在21~30岁,病程>5年,且pillsbury分级为Ⅲ级及Ⅳ级,经金叶败毒颗粒治疗后症状体征得以显著改善,值得推广。
关 键 词:寻常痤疮 马拉色菌 临床特点 金叶败毒颗粒 临床疗效
分 类 号:R276[医药卫生—中医五官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