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武冰
出 处:《秦智》2022年第8期12-14,共3页
摘 要:司法实践中,男方因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妻子生育的子女非其亲生,而要求对已支付的抚养费进行返还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案件不乏其见,此种情形在学理上谓之欺诈性抚养,多见于离婚纠纷、抚养费纠纷、离婚后财产纠纷等案件。欺诈性抚养类纠纷在司法实践中呈现日益增多的趋势,欺诈性抚养行为严重影响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因此,明确欺诈性抚养纠纷的责任主体、理顺受欺诈方权利救济途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从相关案例为出发点,从欺诈性抚养的性质认定、责任承担主体、责任承担范围、受欺诈方的权利救济途径等方面提出几点浅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