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桓台县人民医院儿童保健中心,山东淄博2564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2年第7期178-180,共3页
摘 要:分析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对乙型肝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共538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免疫接种的单位时间为0个月、1个月、6个月,观察乙肝抗体的滴度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表面抗体的阳转情况、抗体的表面反应情况这四项指标。结果:从统计的结果中可以看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4%,并且这些不良反应比较轻,通常在24小时内不用进行特殊的治疗症状消失,新生儿可耐受;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HBsAb阳转率比较,HBsAb阳转率逐年上升,差异显著(P<0.05);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不同年限乙肝抗体的滴度情况比较,乙肝抗体的滴度逐年递减,差异显著(P<0.05);全程免疫接种1年后与全程免疫接种2年后的表面抗体的反应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2年后与全程免疫接种3年后的表面抗体的反应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然而2年后与全程免疫接种3年后的表面抗体的反应水平差异大于1年后与全程免疫接种2年后的表面抗体的反应水平差异。由此可以看到新生儿全程免疫接种的效果是存在逐年衰减的现象的。结论:从新生儿出生的0个月、1个月以及6个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的研究中,可以了解完成了接种的新生儿体内乙肝抗体的含量,增强机体抗乙肝病毒的能力有着显著的提高,医生需要在临床中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宣传和引导,并且需要告知新生儿的家长,让新生儿在接受了全程免疫注射的第二年开始就要接受机体内的抗体滴度检查,了解新生儿是否需要接受乙肝疫苗加强注射,提高机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9.58.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