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贝为武[1] 李玫蓉 

机构地区:[1]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门诊部,广西南宁530002 [2]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内科,广西南宁530002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2年第6期055-061,共7页

摘  要:我国具有较高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母婴传播导致的围产期感染中90%以上儿童可能发展为慢性肝炎。妊娠期抗病毒治疗结合胎儿出生后联合免疫可有效阻断母婴传播,但仍不能避免宫内感染导致的阻断失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无法穿过胎盘,因此依赖于胎盘渗漏、胎盘感染、免疫细胞传播等过程进入滋养层细胞而导致宫内感染。同时,这一过程也受到多种分子,细胞,信号通路的调节。明确宫内感染涉及到的分子机制以及宫内感染治疗影响因素可为临床制定新干预措施以及研究新的治疗靶点提供思路。

关 键 词:乙型肝炎病毒 宫内感染 滋养细胞感染 母婴传播 

分 类 号:R473[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