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曾新宇[1]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2年第9期42-44,共3页
摘 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经营者的“欺诈行为”无明确规定,学界和实践对欺诈由四种不同认定标准,对实践中的欺诈造成了适用困境。消费欺诈不能简单的与民事欺诈进行等同,将消费欺诈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进行类型化分析,厘清消费欺诈的本质。消费欺诈是经营者违反法定或约定义务的结果造成的较为严重的违法或侵权行为,经营者据此应当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与民事欺诈相比更具特殊性。经营者具有欺诈的故意,且欺诈行为超出一般消费者的认知界限、足以对消费者造成误解的,才应当认定为消费欺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22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