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小组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在新生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方竹 

机构地区:[1]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合肥2300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2年第8期112-114,共3页

摘  要:探究将规范化小组护理模式应用于新生儿护理和安全管理时产生的临床效果以及作用。方法 从本院妇产科中选取96例自2020年11月到2021年11月时间段内出生的新生儿作为本文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出生的次序将其等分为参照组(n48,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和实验组(n48,采取规范化小组护理模式),将两组的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新生儿住院时间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参照组的家属满意度评分(80.83±5.62)比实验组(92.25±5.16)低,实验组的新生儿住院天数(4.01±1.68)比参照组(8.42±1.75)少,此外,参照组发生臀红、呛咳、皮肤损伤、压疮不良事件的情况(8例)比实验组(2例)多,即参照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高,以上所有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的临床护理中,应用规范化小组护理模式有效降低了发生常见的不良事件的情况,为新生儿的安全管理提供了保障,缩短新生儿的住院时间,提升了新生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是一种值得广泛应用的护理模式。

关 键 词:规范化小组护理模式 新生儿 临床效果 安全管理 

分 类 号:R473.72[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