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刁爱梅
机构地区:[1]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北京1013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年第10期12-15,共4页
摘 要:就川崎病的临床分析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研究对象纳自本院收治(2021年7月-2022年8月)的30例川崎病者,依据病情将其分为参照组(非典型性川崎病)与分析组各(典型性川崎病)15例。入院后两组对象均采取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并结合相关症状给予针对性治疗,就两组对象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观察对比两组对象的临床疗效。结果 参照组患儿发生血小板计数升高及冠脉损伤的比例明显更高,确诊前的持续发热时间更长于分析组,参照组患儿发生球结膜和口腔粘膜充血、手足改变、颈部淋巴结肿大以及皮疹者的占比明显更低于分析组,以上组间对比均较为明显,检验后P<0.05。经统一评定参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占比为80.00%(12/15),明显更低于分析组的93.33%(14/15),组间差异经验证P<0.05。结论 非典型性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及特征并不具备典型性,其预后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临床中应结合多种表现进行综合评估,极力避免漏误诊,治疗中应注意规范性与针对性,最大限度降低和减少冠脉损伤的发生与发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