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管损害发生机制在糖尿病肾病中的研究性进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春娜 杜晓娅[2] 

机构地区:[1]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山东济宁272000 [2]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济宁2720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年第9期150-152,共3页

摘  要: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发病率的逐年升高,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发生率也日渐增长。DKD是糖尿病并发症中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高糖、糖基化终产物、炎性因子氧化应激、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多重因子情况下,肾脏发生微血管病变,最终导致DKD的形成。过去认为,肾小球的损害被认为是DKD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肾小管的损害也是DKD的主要原因,且肾小管的损害早于肾小球。尿微量白蛋白和肌酐的改变可诊断肾小管的损害,但早期肾小管损害并不会出现这两者的变化。因此本文重点对于肾小管损害在糖尿病肾病当中的发病机制进行论述。

关 键 词:糖尿病肾病 肾小管损害 发病机制 

分 类 号:R587.2[医药卫生—内分泌]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