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阳
机构地区:[1]广州商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出 处:《楚天法治》2022年第17期154-156,共3页
摘 要: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群体的融资需求,促进了多层次信贷市场的形成和完善,与此同时,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呈现增长趋势.近年来,社会上不断出现借着民间借贷的名义,其实事先将债务人“违约证据”预先制造,从而达到“收取高额手续费用”“虚增债务”等目的事件.当债务人尚未满足贷款人的条件或未及时偿还借款时,使债务人陷入暴力催债或债务诉讼中,从而获得非法利益.此种现象,金融活动及民间借贷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更为频发,如上海、浙江等地.据此,本文从“套路贷”的特性出发,通过探讨其行为模式,对其进行相应分析,最终回到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谈论其救济机制,并提出完善建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