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血清学标志物不同组合模式检测结果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仕伟[1] 胡怡 石成 常苇 

机构地区:[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江苏南京210006 [2]南京市雨花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雨花分院),江苏南京210039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2年第9期242-244,共3页

摘  要:分析血清中不同乙肝标志物产生模式与疾病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来我院进行乙肝标志物定量检测的受检者共666例,利用新产业Maglumi 4000 Plus化学发光仪对受检者体内各种乙肝血清标志物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乙肝标志物产生的不同组合模式。结果 130例受检者无血清标志物产生,所占比例为19.52%,产生标志物受检者536例,占比80.48%;乙肝标志物产生受检者中,59例HBsAg阳性,占比8.86%;359例出现HBsAb阳性,占比53.90%;其中大三阳模式受检者4例,占比0.60%,小三阳模式受检者55例,占比8.26%,小二阳模式受检者59例,占比8.86%。结论 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的不同表现模式,对乙肝疾病的诊断、动态监测、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乙肝病毒 乙肝标志物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分 类 号:R521[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