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2年第10期29-32,共4页
摘 要:本文通过锥形束CT(CBCT)评估骨性Ⅰ类均角口呼吸患者与鼻呼吸患者的上气道形态及舌骨位置,探究口呼吸患者的上气道形态及舌骨位置的特征,以期为预防、诊断口呼吸以及治疗由口呼吸导致的错畸形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按纳入标准选取2020-2021年就诊于某医院口腔正畸科78例骨性I类均角患者(年龄12-16岁),并将其根据呼吸方式分为口呼吸组(39例)与鼻呼吸组(39例),拍摄CBCT。应用Dolphin11.95软件进行上气道的三维重建,将重建后的上气道分为鼻咽段、腭咽段、舌咽段和喉咽段四段,分别测量各段容积、矢状面表面积、最小横截面积、气道三维结构表面积及舌骨位置。对数据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口呼吸组上气道腭咽段、舌咽段的容积、矢状面表面积、最小横截面积以及气道三维结构表面积均小于鼻呼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呼吸与鼻呼吸组的上气道鼻咽段与喉咽段测量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舌骨相对于前颅底平面的垂直向距离和水平向距离在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文通过对口呼吸患者与鼻呼吸患者的上气道形态及舌骨位置比较,发现:口呼吸骨性I类均角患者的上气道腭咽段及舌咽段明显较鼻呼吸患者狭窄。口呼吸对骨性I类均角患者的上气道鼻咽段、喉咽段及舌骨位置没有影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