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北方民族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工技术基础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宁夏银川750021 [2]宁夏低品质资源高值化利用技术研发人才小高地,宁夏银川750021 [3]山东省药学科学院山东省化学药物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101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年第8期164-170,共7页
基 金:2022年北方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地骨皮的化学成分和降压活性初步研究(YCX22164);2021年宁夏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名称为:葡萄酿酒残渣来源链霉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分离、结构鉴定和生物活性研究(2022AAC05041);2021年北方民族大学重点科研项目,银北盐碱地微生物来源次级代谢产物多样性研究(2021JCYJ02)。
摘 要:过山蕨(Asplenium ruprechtii),原属于铁角蕨科(Aspleniaceae)过山蕨属(Camptosorus),后根据分子证据被归入铁角蕨科铁角蕨属(Asplenium)。在中国北方省份作为民间用药,用于消炎止血、活血散瘀、止痛;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偏瘫、子宫出血、外伤出血、神经性皮炎、下肢溃疡等。过山蕨提取物曾经被制作成中药注射剂,临床用于严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因其显著的疗效,过山蕨的化学成分研究起始较早,始于20世纪70-80年代,人们相继发现了黄酮及其苷类、三萜皂苷类、单萜环烯醚苷类等成分九十余种。单体化合物在多种药理模型上表现出广泛的生物活性。本文对近二十年(2001-2021)来人们对过山蕨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工作进行综述。本文的工作将为深入研究和正确开发应用过山蕨提供参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1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