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相一 周长升[1] 柳严[1] 李强[1] 芶欣[1]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年第11期37-40,共4页
摘 要:探讨引起肝胆外科术后出现腹腔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类型,分析导致细菌感染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策略,帮助降低患者术后感染风险。方法 调研我院2020年3月-2022年7月普外科肝胆疾病病例资料详情,筛选出术后存在腹腔感染风险的86例患者作为核心,抽取腹腔积液或血液进行实验室微生物培养,感染(+)者为44例,感染(-)者为42例,分别纳入感染组和对照组,并统计引起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类型,采集患者基础资料及手术记录,探讨导致细菌感染的原因,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后确定引发患者出现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腹腔积液或血液送检结果得知,肺炎克雷伯杆菌、粪链球菌及大肠埃希菌是引起感染组患者出现腹腔感染的主要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次之,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细菌分布较少;分析单因素与感染的相关性得出,患者性别、年龄、术前白细胞数量、术前Child-Pugh评分、昏迷及并发症的干扰作用不大,统计价值不突出(P>0.05),而手术持续时长、术后上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长及留置静脉插管时长与患者腹腔感染存在相关性,呈现典型差异(P<0.05);分析多因素相关性得知,手术时长、术后上呼吸机时长及留置静脉插管时长是引起肝胆手术患者术后出现细菌感染的独立因素。结论 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风险较高,需严格把控手术相关因素,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手术过程,提升术中操作技巧,同时避免上呼吸机时间过长,尽快拔除留置静脉插管时长,将感染风险降到最低,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0.15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