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易感基因对学龄前儿童喘息临床诊疗的指导作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金华 韩晓华[1] 

机构地区:[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呼吸内科,辽宁沈阳110004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年第10期66-69,共4页

摘  要:为6岁以下哮喘儿童早期诊治提供诊断依据及可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 纳入2019年至2021年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二小儿呼吸科门诊或病房治疗的年龄在6个月-6岁的喘息患儿共179例,结合病史根据“6岁以下儿童哮喘诊断模型及评分系统”分为喘息高危组及喘息低危组,检测哮喘易感基因:基因阳性及阴性。随访1年,根据治疗情况分为规律治疗组及未规律治疗组,统计1年内喘息发作0次、1次、≥2次的病例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哮喘易感基因阳性或喘息高危组的学龄前期喘息儿童,规律用药治疗1年内再发喘息比例和次数明显少于未规律用药治疗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哮喘易感阴性组或喘息低危组喘息儿童,规律用药和未规律用药在治疗1年内再发喘息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3)哮喘易感基因阳性+喘息哮喘高危组学龄前喘息儿童:规律治疗可明显降低1年内再发喘息比例和次数(P<0.05)。其余三组:基因阳性+喘息低危组,以及基因阴性+高危组/低危组:用药治疗1年内后再发喘息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哮喘易感基因阳性或喘息评分高危组的喘息患儿,存在发展为儿童哮喘的高危因素。(2)哮喘易感基因阳性,同时喘息评分为高危组的喘息患儿,发展为儿童哮喘可能性极大。(3)哮喘易感基因阴性,同时喘息评分为低危组的患儿,再发喘息的比例和次数无差异,建议按需间歇给与糖皮质激素和速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

关 键 词:儿童哮喘 哮喘易感基因 治疗 

分 类 号:R725[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