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秦莉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年第12期28-31,共4页
摘 要:观察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治疗方法选择,采用联合药物方案(布拉氏酵母菌散+蒙脱石散)的效果,探究此类患儿更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门诊就诊,贺州市妇幼保健院,时间,2021.04.21/2022.04.30开始日期/结束日期,疾病类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者类型,小儿,总例数,82(单位:例)。组别区分:按照1号至82号随机编号患者,后按单双号,分对照K组—蒙脱石散治疗(患者例数:41)、观察L组—蒙脱石散治疗+布拉氏酵母菌散(患者例数:41),治疗后两组患儿均观察效果。效果范围:炎症因子水平/用药后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结果 (1)炎症因子水平:K组/L组,IL-6(白细胞介素-6)治疗后,L组更低(t12.392,P<0.05);INF-γ(干扰素-γ)治疗后,L组更低(t21.311,P<0.05);hs-CRP(超敏 C 反应蛋白)治疗后,L组更低(t40.504,P<0.05)。(2)用药后症状消失时间:K组/L组,患儿呕吐消失耗时,L组更短(t13.724,P<0.05);患儿大便性状恢复正常耗时,L组更短(t12.869,P<0.05);患儿体温恢复正常耗时,L组更短(t19.716,P<0.05);患儿腹胀消失耗时,L组更短(t15.907,P<0.05)。(3)临床疗效:K组/L组,患儿治疗后,治疗有效率L组更高(X27.289,P<0.05)。结论 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治疗方法多样,联合治疗方案(布拉氏酵母菌散+蒙脱石散)应用后,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下降,临床疗效理想,各种症状消失耗时短,可推广。
关 键 词:蒙脱石散 布拉氏酵母菌散 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 白细胞介素-6 患儿体温恢复正常耗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