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急性创面标准化救治体系建设及临床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丁伟 马涛 王帅 胡艳阁 钱坤 

机构地区:[1]安徽省芜湖市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烧伤整形科,安徽芜湖241000 [2]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手足外科,安徽芜湖2410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2年第11期52-56,共5页

摘  要:目前国内每年创面治疗(包括手术切口等)需求在1亿人次左右,其中复杂难治性创面超过3000万人次。一直以来,因缺乏独立创面修复专科,使得各类创面分散在多个科室治疗,难以形成统一的创面修复学科体系。因此,如何科学有效的创面修复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国家卫生与健康委于2019年11月29日正式下发了国医办医函[2019]865号通知,明确要在相应医疗机构建立创面修复科,并提出了相关政策要求和建设标准。这对创面修复学科体系的发展,既是新的机遇,也是重大的挑战。急性创面作为创面修复领域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国内尚缺少成熟的标准化救治体系。本文综合国内众多创面修复领域专家学者提出的中国特色的创面修复学科建设理论和实践为基础,就皖南地区急性创面标准化救治体系构建进行探索。思想引领是成功的基石,而为区域内的广大患者提供高水平的优质服务是学科建设的起点和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体系架构的建设需要医疗技术、团队管理、人才培养等在内的学科建设整体性思考;需要加强学科间的交流和合作;需要规范化培训各级创面修复相关医护人员的诊疗技能是核心,更是关键措施。皖南地区急性创面标准化救治体系构建不仅符合地方政府、卫生部门、医保部门、各级医院的相关政策,同时有利于各级医疗机构创面修复相关专业医护人员、创面修复学科甚至创面修复领域交叉学科的发展,也更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创面医疗需求。皖南地区急性创面标准化救治体系建设也将未来在本区域内建设涵盖包括各种慢性创面、医源性创面、潜在性创面等完整的创面修复学科体系奠定基础。从而,逐步建立以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为中心,覆盖皖南地区各级医疗机构的创面修复学科体系,并在本区域内推行创面修复救治流程�

关 键 词:区域性 创面 标准化 建设 

分 类 号:R473[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