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萍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年第1期193-197,共5页
摘 要:研究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病原学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2年9月淄博市第一医院收治的疑似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259例,以细菌培养法为金标准,确诊为阳性。259例患者均使用涂片抗酸染色、PCR荧光探针检测、X-Pert检测、γ干扰素释放试验4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1)与细菌培养法比较,本次研究中采用的方法所花费的诊断时间明显缩短。(2)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m-NGS)表现出了更高的敏感度、特异度,而涂片抗酸染色法的敏感度最低。(3)在特异度方面,从高到底分别是m-NGS>X-Pert>PCR>γ干扰素。(4)我院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在结核病患者中占比22.79%。(5)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平均年龄低于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年龄,以上所有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性别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1)五种非培养方法的时效性较高,可以用于疑似结核菌感染患者的早期鉴别诊断。(2)m-NGS技术有较高的敏感的和特异度,具有较高的检测效能。(3)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在我院就诊的患者中占比较高,为不耽误患者早期治疗,抗酸染色、m-NGS、PCR荧光探针检测、X-Pert检测、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联合检测用于疑似结核病患者的病原体诊断效果更明确。(4)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常见于年轻且免疫力正常患者,非结核分枝杆菌患者常见于年龄偏大且免疫力低下的患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