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罗亮
机构地区:[1]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太原0300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24-26,共3页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模式在消费市场中的占有率也越来越高。电子商务作为新兴的商业模式对传统的社会形态有着深远的影响。显性上,在无形中重构着社会的职业体系和组织结构。隐性上,对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电子商务的主体不仅包括销售者与消费者而且包括物流平台等第三方机构,在这些行为主体中不仅是资源的交易与互换,更重要的是社会信任的产生,正是由于社会信任的产生,交易行为才成为可能。而依托于互联网平台的电子商务,缺少面对面的互动与交流,信任的产生更为不易,需要依托交易双方成熟的认同机制。与此同时,物流平台由于市场竞争、规模扩张等原因,更注重效率而对于服务质量、员工素质等问题重视程度不足,也存在部分消费者刻意“污名”化、钻空子等不良行为,导致电子商务消费中信任危机事件频发,极大影响了电子商务模式乃至现实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对此笔者认为应通过构建买卖双方认同机制、加强物流行业建设提高人员素质与服务水平、平台对商家的失范行为应加强打击与处罚、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电商行业法律体系建设,全面构建电子商务行业的社会信任机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