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缝线固定治疗青少年胫骨髁间嵴骨折的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曹国庆 吴晓光 鞠晓伟 许莎莎 黄涛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河南洛阳471000

出  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3年第3期42-45,共4页

摘  要:分析在关节镜下缝线固定治疗青少年胫骨髁间嵴骨折的临床诊疗效果。方法 采用收集我院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住院诊疗的胫骨髁间嵴病例的骨折患者共计二十七例,选择缝线固定的手法进行手术治疗,分别在手术后八周、十二周、二十四周、四十八周进行随访,除了着重观察骨折复位后的愈合情况,还有重点评估膝关节稳定性,功能还有手术会对骨骺造成的后续影响。结果 手术后八周所有患者的髁间嵴骨折块都获得了解剖复位,骨折线模糊,手术后十二周所有患者的骨折迹象都达成了骨性愈合,也就是所谓的临床愈合。手术后八周、十二周、二十四周、四十八周,分别检查了患者的轴移试验,抽屉试验、Lachman实验,值得庆幸的是所有的实验结果全部都是阴性,这不可谓不是一件幸事,膝关节处的稳定性也比较好。手术前和手术后八周Lysholm膝关节评分的细微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t=37.491,P<0.05),手术前和手术后四十八周Lysholm膝关节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183,P<0.05)。手术前和手术后八周所推行的2000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的细微差异也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t=36.431,P<0.05),手术前和手术后四十八周IKDC 2000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713,P<0.05)。手术前、手术后8周、12周、24周、48周分别测量患者双下肢长度,计算双下肢长度差值。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48周双下肢长度差值无统计学意义(t=0.741,P>0.05)。结论 关节镜下缝线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能够实现骨块解剖复位、牢固固定及骨折愈合,有效恢复患侧肢体稳定性及功能,对骨骺影响小,效果确切。

关 键 词:关节镜手术 髁间嵴骨折 缝线固定 前交叉韧带 

分 类 号:R329-33[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