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昭华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9
出 处:《楚天法治》2022年第22期215-217,共3页
摘 要:许多大陆法系国家已经规定了取得时效制度,我国法律对此尚无规定,而理论界对于是否应当建立取得时效制度仍有争论.本文将从分析取得时效制度本身的价值意义出发,对理论界关于该制度的争论进行客观理性分析,讨论取得时效制度建立的法理基础.在明确取得时效制度的优势所在后,关于我国建立该制度应做出哪些方面的改进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对取得时效的构成要件、期间的计算、中止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取得时效制度能匹配我国具体的法律环境,提高社会经济运行效率,完善法律体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