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Raf-1/ERK/CREB信号通路探讨枢经推拿对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机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梁英业 唐宏亮 庞军[1] 何育风[1] 肖易[1] 

机构地区:[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00 [2]防城港市中医医院,广西防城港5380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3年第4期35-41,共7页

摘  要:分析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Raf-1/ERK/CREB信号通路予以枢经推拿的效果。方法 对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CCI组、假推拿组、推拿组,每组各12只。CCI组、假推拿组、推拿组大鼠经7天预饲养后建立坐骨神经慢性压迫(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sciatic nerve,CCI)模型模拟神经病理性疼痛,正常组不予处理,假手术组模拟CCI造模但只暴露脊神经,不予接扎。在造模后第7天开始对推拿组每天进行推拿干预,假推拿组每天进行抚摸大鼠。检测造模后第3、7、14、21天这4个时间点各组大鼠的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以明确推拿镇痛效果;分别在造模后第14、21天对各组大鼠随机各取6只大鼠进行处死取材;采用PCR检测各组大鼠脊髓背角及大脑灰质顶叶区的Raf-1、ERK、CREB的基因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Raf-1、ERK、CREB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大鼠脊髓背角上,术后14天CCI组大鼠的Raf-1、ERK、CREB、均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推拿干预后推拿组的Raf-1、ERK、CREB均低于CCI组和假推拿组;但在造模后第21天,各组大鼠间的Raf-1、ERK、CRE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大鼠大脑灰质顶叶区,造模后第14、21天的各组大鼠间的Raf-1、ERK、CREB、P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CCI模型可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热痛阈、机械痛阈降低,推拿可提高CCI模型大鼠的热痛阈、机械痛阈。2、Raf-1/ERK/CREB信号通路参与了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过程,推拿镇痛的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脊髓背角中Raf-1/ERK/CREB信号通路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有关。

关 键 词:神经病理性疼痛 枢经推拿 ERK RAF-1 CREB 

分 类 号:R244[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