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永蓉
机构地区:[1]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出 处:《新丝路(下旬)》2023年第4期0113-0115,共3页New Silk Road
摘 要: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摆脱了马克思此前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限定,避免了资本主义所带来的灾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与中国社会现实对接的结果,是马克思跨越思想最鲜明的例证。文章阐述了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的时代背景,从跨越的基础、方式和指向探讨了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的理论意蕴及其现实意义,它是对西欧革命范式的超越、对俄国客观实际的高度重视,为经济落后的东方国家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并在我国得到了确证和发展。
关 键 词: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 农村公社 俄国革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