π桥单元对小分子受体材料影响的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阿婷 蔡爽 赵智雯 王艳玲[1] 

机构地区:[1]湖北文理学院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湖北襄阳441000

出  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2023年第4期118-121,共4页

基  金:湖北省教育厅(No.B2022166)和湖北文理学院(No.X202210519038)资助。

摘  要:以实验报道的小分子受体材料P1(以吲哚噻吩为中心,苯并噻二唑为π桥,3-乙基罗丹宁为端基)为模型,通过替换π桥单元,设计了5个小分子受体材料(P2、P3、P4、P5和P6)。计算结果表明,P2和P5具有吸收光谱红移、合适的能级、较小的激子结合能和较高的电子亲和势,可以成为潜在替代P1的受体材料。此外,以P3HT为给体,P1-P6为受体构建D/A界面,从单分子尺度研究了活性层的光吸收和电子传输。结果表明,与P3HT/P1相比,P3HT/P2和P3HT/P5具有更强且宽的吸收峰,表明P2和P5具有更显著的电子转移特性和更有利的激子离解能力,可以增强短路电流(Jsc),是OSCs中潜在的受体材料。

关 键 词:π桥单元 小分子受体材料 

分 类 号:TM914.4[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