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子东渡与中原文化的传播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姚舜禹 

机构地区:[1]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历史系

出  处:《海外文摘》2022年第23期126-128,共3页Overseas Digest

摘  要:箕子生活在商代末年,面对纣王的奢靡荒淫,他谏之无果,乃披发佯狂,隐而鼓琴以自悲。周武王灭商,造访箕子,意欲请其归服。箕子不予合作,言“商其沦丧,我罔为臣仆”,远涉千山万水逃往朝鲜,于是武王乃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也。殷商遗裔孔子尤为尊崇箕子,将之推崇为殷之“三仁”之一。《论语》有载: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以箕子自况,九夷之地如此落后蛮荒,箕子可安然居之,那么自己也可适之。又,孔子曾云:“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春秋时代,须桴槎方可至之夷地,应特指朝鲜。孔子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理念,终不得实现,与当年箕子的处境何其相合,因此,他满怀愤懑与遗憾,欲效法先贤箕子,离开华夏,远适夷地,故出此言。箕子的东渡使得中原文化传播至朝鲜半岛,开启此地深受华风熏染的序幕。

分 类 号:I312.06[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