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姚舜禹
机构地区:[1]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历史系
出 处:《海外文摘》2022年第23期126-128,共3页Overseas Digest
摘 要:箕子生活在商代末年,面对纣王的奢靡荒淫,他谏之无果,乃披发佯狂,隐而鼓琴以自悲。周武王灭商,造访箕子,意欲请其归服。箕子不予合作,言“商其沦丧,我罔为臣仆”,远涉千山万水逃往朝鲜,于是武王乃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也。殷商遗裔孔子尤为尊崇箕子,将之推崇为殷之“三仁”之一。《论语》有载: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以箕子自况,九夷之地如此落后蛮荒,箕子可安然居之,那么自己也可适之。又,孔子曾云:“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春秋时代,须桴槎方可至之夷地,应特指朝鲜。孔子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理念,终不得实现,与当年箕子的处境何其相合,因此,他满怀愤懑与遗憾,欲效法先贤箕子,离开华夏,远适夷地,故出此言。箕子的东渡使得中原文化传播至朝鲜半岛,开启此地深受华风熏染的序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