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于菁菁
机构地区:[1]百色学院
出 处:《炫动漫》2022年第1期229-231,共3页
摘 要:“文学民族志”是基于人类学知识并借鉴民族志方法论分析文学作品的概念范式,提倡民族文学的“源于生活”和“回于生活”。西南少数民族典籍是西南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世代口耳相传的活态文化遗产,刻印着古老记忆和文化基因,散发着天然的文化亲和力,承载着民族智慧和精神。“文学民族志”形制包括民族文学文本、田园调查和乡土原型,即从文本中来,到乡土中去,体察民族文学作家的“生活本真”,还原“乡土气息”,积淀“民族智慧”。壮族典籍展现了西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独特风貌,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凝结着壮族集体文化记忆,具有神圣性,权威性,经典性,以碎片化叙事形式和诗学语言阐释布洛陀的”回忆形象”,形成西南少数民族文化跨文明对话的可行范例,。本文以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为例,从“文本”回归“本文”,采用原型印证、整体印证、细节印证、景观印证、符号印证等方法寻找“民族文化记忆”,从诗学视角阐释壮族乡土的典籍文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