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损伤发病机制及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巍巍[1] 彪雅宁 王茜 路帅[1] 刘晨旭[2] 

机构地区:[1]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系内科教研室,河北石家庄050599 [2]河北中医学院临床中药教研室,河北石家庄050200

出  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3年第7期9-14,共6页

摘  要:本文调研了药物肝损伤发病机制以及其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状况。化学药物DILI发病研究在药物的肝毒性、线粒体功能障碍或损伤、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中草药DILI当前研究主要由药物自身毒性引起,主要体现在药物本身的毒性成分、使用不当、产地、储存和炮制方法等方面。DILI的诊断和治疗研究主要集中在寻找特异性和灵敏性较好的生物标志物。目前鉴别肝损伤的生物标志物主要有ALT、AST、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以及反映胆红素和胆汁酸代谢的指标。测定肝再生的生物标志物如甲胎蛋白、白细胞衍生趋化蛋白2、丁酸和磷脂酸等的诊断价值还需继续深入研究。

关 键 词:药物性肝损伤 发病机制 生物标志物 肝再生 

分 类 号:R963[医药卫生—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