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毛慧园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3年第8期1-6,共6页
摘 要:有机磷农药普遍应用于种植业、园艺生产中,由于有机磷易于获得且成本低廉,是世界上农业、非故意或自杀性接触引起中毒的最常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有机磷酸酯类农药是全球最常见的农药中毒原因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每年都会发生农药中毒(主要是有机磷类农药中毒),导致超过25万人死亡,最新数据表明,我国每年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数量甚至可达10万,其中以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居多。近些年来,在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方面我国已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但根据有关研究,仍有约 4%到 30%的中毒患者死亡,与发达国家相比,患者病死率仍较高。对于普通中毒患者,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切断毒源、清除毒物、使用抗毒或解毒药物,以及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但是对于那些服用有机磷农药自杀并经消化道吸收入血的患者来说,可发展为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且死亡比例最高,而目前所有处理措施都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其中毒表现主要分为三个明确的临床谱:急性胆碱能危象,中间综合征和迟发性神经病变。急性胆碱能危象在有机磷暴露后由于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而迅速出现,其表现包括毒蕈碱和烟碱的症状和体征。神经肌肉阻塞和抑制可能发展为呼吸衰竭、意识障碍和死亡。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目前的治疗方案不统一,本文将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总结,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结果加以叙述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7.129.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