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沧州段当代历史风物及其艺术运用策略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幸 李岩 

机构地区:[1]沧州师范学院美术系,河北沧州0610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3年第7期43-46,共4页

基  金:2023年度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大运河沧州段当代历史风物及其艺术运用》,(课题批准号:2023016)重点课题。

摘  要: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纲要要求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共同打造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两千多年里,运河所孕育的文化更是数不胜数。沧州依运河而生,拥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1]有闻名遐迩的铁狮子古迹、清风楼、朗吟楼、南川楼等地标性建筑,又有献县马本斋纪念馆、中央华北局城工部旧址等红色革命景点。沧州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传承保护文化方面也作出了大量工作。随着大运河不断地建设完善,实现通渠,沧州地方物质文化也将随着运河的兴起而以崭新的态势展现在世人面前。通过调查研究、记录、再现、传承、发展沧州物质文化,是城市建设发展与内涵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充分运用沧州大运河文化历史、风物元素的艺术形式,能够良好的推广城市形象,提升文化自信,形成了极具特色、内容丰富的沧州文化。

关 键 词:大运河沧州段 物质文化 风俗文化 艺术运用 

分 类 号:G222[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