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文静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年第9期138-141,共4页
摘 要:本文以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为例,分析出现堵管原因,探究可采用护理方案。方法 研究对象,类型—PICC治疗新生儿,来源—我院收治,时间2020.12.10~2022.12.30,数量单位例:70。患儿入院后,将其随机标号后均分组别,常规C组—35例,PICC+常规护理;针对Z组—35例,PICC+针对性护理(分析堵管原因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观察Z组/C组护理效果,包括家长满意情况/导管堵管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留管及住院情况。结果 (1)家长满意情况:Z组/C组,比较家长环境满意评分(t值2.877)、专业满意评分(t值2.676)、疑问解答评分(t值3.726)、态度满意评分(t值8.075)、认知评分(t值3.946),均有Z组>C组,差异显著(P<0.05)。(2)导管堵管发生率:Z组/C组,比较(值6.248),Z组<C组,差异显著(P<0.05)。(3)不良事件发生情况:Z组/C组,比较不良事件发生率(值7.652),Z组<C组,差异显著(P<0.05)。(4)留管及住院情况:Z组/C组比较,Z组留管时间(t值8.263)>C组;住院时间(t值2.527)、哭闹次数(t值14.621),均有Z组<C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PICC治疗在临床上应用率较高,新生儿较为特殊,针对其开展PICC治疗期间,可以对导管堵管原因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并将针对性护理方案应用于护理之中,降低导管堵塞发生率,预防导管移位/静脉炎等不良事件,加速患儿康复,减少患儿哭闹次数、缩短患儿住院时间等,使得家长对医院提供的护理服务更满意。
关 键 词: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 新生儿 导管堵管 针对性护理 不良事件发生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3.238.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