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U患儿医用粘胶剂相关性皮肤损伤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芳妤 李文丽 

机构地区:[1]钦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钦州535017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年第8期92-95,共4页

摘  要:医用胶粘剂相关性皮肤损伤(Medicaladhesive-relatedskininjury,MARSI)发生在使用医用粘胶的患者出现局部异常皮肤症状时,如红斑和水疱,移除后持续30分钟以上。2013年,23名美国各行各业的业界专家共同发表了一份有关医疗胶粘剂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的专家意见[1]。静脉治疗实践指南还强调了了解粘胶固定装置引起的与医用粘合剂相关的皮肤损伤的风险。PICU患儿粘胶产品使用率达100%,如留置针、中心静脉置管、PICC等静脉管路使用透明敷贴,各种导管固定时3M弹力胶布和3M压敏胶带的使用、心电极片的使用等,该类产品通常由衬垫和压敏胶构成,且使用时间长,维护期间需要在固定部位重复粘贴和祛除粘胶,当皮肤与粘胶的附着力大于真皮层细胞间的附着力时,会造成真皮层与表皮层皮肤部分或完全分离,各种粘胶产品均可引发MARSI,会给患儿带来不良的影响,如疼痛、感染、伤口创面加大愈合困难、生活质量下降、额外医疗支出,引起家属满意度下降。笔者对PICU患儿医用粘胶剂相关性皮肤损伤护理干预的研究,现做出如下阐述。

关 键 词:PICU 医用粘胶剂 相关性皮肤损伤 护理干预 研究进展 

分 类 号:R472[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