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青海民族大学,青海西宁810000
出 处:《华章》2023年第2期165-167,共3页
基 金:青海民族大学创新项目,项目编号04M2022214。本文系青海省法学所2023年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公民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司法负担日益加重的背景下,降低诉前羁押率对落实人权保障、提高司法效率、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学术界一直在探讨限制适用逮捕强制措施的路径。2021年,少捕慎诉慎押被党中央确定为一项刑事司法政策,而该政策的重中之重就是降低未决羁押率。通过调查发现,自从少捕慎押政策出台以来,一方面国家逮捕率和诉前羁押率都明显降低,整体上取得了不小成果;另一方面在少捕慎押政策贯彻落实上还存羁押率“注水化”和“泡沫化”、逮捕羁押措施适用相对机械、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没有被充分利用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有司法机关容错机制的缺失、人权保障观念缺乏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未决羁押相关的法律规定存在缺陷。因此,在建立容错机制、增强人权保障观念的同时,更需要完善未决羁押相关法律制度,使少捕慎押政策得到充分、长久、有效落实。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1.139.13